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能源部关于印发《能源部行政复议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11:44:23  浏览:87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能源部关于印发《能源部行政复议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能源部


能源部关于印发《能源部行政复议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2年2月19日,能源部

《能源部行政复议工作暂行规定》经多次征求各单位意见和反复修改后定稿,现印发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贯彻。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告部政策法规司。

附:能源部行政复议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条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结合能源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能源系统内有关行政复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能源系统行政复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分行业管理。
第四条 能源部设行政复议工作委员会,组织领导、协调系统内的行政复议工作;讨论并决定有关重大的行政复议案件。
能源部行政复议机构设在政策法规司,负责管理由能源部管辖的行政复议案件。
能源部有关司、局(办)应明确负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机构,并指派有关人员协助政策法规司承办与本司、局(办)业务范围有关的行政复议案件。
第五条 由能源部归口管理的兼有部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总公司和能源部的派出单位,以及省级电力主管部门,应设立行政复议机构,负责管理本行业或本业务范围内的行政复议工作。
省级以下各级能源行政主管机关可以设立或指定复议机构,办理有关行政复议案件。
各级行政业复议机构应当设在本单位法律事务机构内或与其合署办公。
第六条 复议机关应保持复议机构人员的相对稳定。
对行政复议案件的调查,取证等必要的经费和进行复议的工作条件应予以保证。
复议人员应当具备有关法律和专业知识。
第七条 在复议机关行政首长领导下,行政复议机构和复议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1.统一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管辖范围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2.办理管辖范围内的行政复议案件。
3.处理发生管辖争议的行政复议案件。
4.组织复议、应诉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5.完成上级复议机关交办的行政复议工作或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九条 能源部管辖以下行政复议案件:
1.对能源部归口管理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各总公司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复议的案件。
2.对能源部派出机构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复议的案件。
3.对能源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复议的案件。
4.对因执行能源部以及原煤炭工业部、水电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颁发的现行有效的规章所提出的应由能源部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
5.其它应由能源部管辖的或依法律、法规规定应由能源部管辖的行政复议案件。
第十条 能源系统内上级复议机关对虽不属于自己管辖,但有重大影响的行政复议案件,可以直接进行复议。
第十一条 有行政复议管辖权的各级行政机关,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行政复议管辖权或认为管辖不当的,由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管辖权。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因复议管辖权发生争议,争议各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各方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第十二条 各级复议机关,对符合《行政复议条例》规定的受理条件的要求和复议申请,应予受理,不得拒绝。
对不应由自己管辖的复议案件,应及时将复议申请及有关材料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同时告知复议申请人。
移送时应注明移送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第十三条 行政复议应采取书面复议形式。参加复议的人员视复议案件的复杂情况,不得少于二人。行政复议人员向其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
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承办复议案件不及时、不负责,造成严重后果,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复议审理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行政复议机构收到复议申请人递交的复议申请书后,须按《行政复议条例》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等有关规定,就复议申请书的复议申请时效、复议申请人、复议范围和复议机关的管辖权等是否合法有效作出审查。
2.审查复议申请书的内容是否完备、明确。
3.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依法作出受理、不予受理或限期补正复议申请书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 行政复议应按以下程序审理:
1.复议机构应当在受理复议之日起七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
2.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证据和答辩书。逾期不答辩不影响复议。
3.审查有无在复议期间需要停止执行的情况。
4.向争议双方和有关单位或第三人进行调查、询问、核实并收集证据。
5.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和原始凭证。
6.经审理后作出复议决定。
7.制定和送达复议决定书。
第十六条 复议人员进行调查时应作调查笔录,经校阅后由被调查人签名或盖章。
第十七条 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发现有与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之间发生矛盾的规定,应向上一级机关反映并由上级机关作出解释或决定。
第十八条 能源系统有关行政复议案件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裁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送达回证以及答辩书的格式由能源部统一制订。
第十九条 本暂行规定由能源部政策法规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课题验收意见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监管司办函字[2004]83号

关于印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课题验收意见的通知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受科技部委托,我局作为“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课题的归口管理机构,于2004年4月29日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该课题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委员会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现将课题验收意见印发给你公司。请你们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技术研究、推广和产业化工作,继续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附件:1. 课题验收意见

   2. 课题验收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二○○四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1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

  课题验收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4年4月2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课题验收会。会议成立了以周世宁院士为主任委员、卢鉴章教授级高工为副主任委员,共16位专家组成的课题验收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承担单位所作的课题执行情况验收自评估报告以及成果应用情况的汇报,并对提交的验收文件进行了审查,经广泛的质疑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如下验收意见:

  1.课题以瓦斯灾害监控与事故预防为重点,围绕矿井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预测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动态预测、瓦斯综合防治和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等5个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

  (1)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评价技术,研制出了实时连续监测粉尘浓度传感器,为瓦斯煤尘灾害及事故隐患的辨识和监测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2)采用瓦斯地质法、动力区划法、地球物理探测和电磁波透视等原理和技术,系统地研究并完善了适应于淮南等类似地质条件矿区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达到了非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100%,突出危险区预测准确性70%的指标;

  (3)采用掘进工作面瓦斯动态、AE声发射和电磁辐射监测等技术手段,基本解决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动态预测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研制的仪器装备达到了实用化的程度,提高了我国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4)顺煤层长钻孔技术、高压水射流扩孔和钻扩一体化技术、下向钻孔瓦斯抽放技术、单一低透气性突出松软煤层强化抽放技术与边抽边掘技术、高瓦斯煤层群上下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防治技术、采空区及局部积聚瓦斯抽排技术、煤层注水技术的研究开发并试验成功,基本解决了淮南等类似矿区低透气性突出松软煤层瓦斯抽放和复杂条件下煤层群开采瓦斯治理中的技术难题,使我国瓦斯灾害治理技术有较大创新和突破。

  (5)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技术以及闭环监测与控制决策系统研制成功,为我国大型高效集约化矿井的通风系统安全决策提供了技术手段。

  (6)课题通过攻关研究取得了30项新技术、18项新产品,其中24项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获准2项专利。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2.课题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的技术体系,为贯彻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提供了技术支撑。

  3.课题以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开展攻关研究,建立了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示范工程,显现出良好的示范效果。课题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课题的技术路线合理、关键技术选择准确、研究内容设置科学、成果配套性好。

  5.课题总计投入研究经费1788.98万元,其中国拨800万元。做到了专款专用,经费使用合理,保证了课题的圆满完成。

  6.课题在科技部的领导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组织、管理下,成立攻关专家组,通过实施方案审查、工作协调、执行情况中评估等,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7.课题所提供验收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符合验收要求。课题完成了各项攻关内容,实现了课题的攻关目标,达到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指标。

  8.专家委员会建议科技部对课题的研究给予滚动支持,在已取得的重要成果基础上,针对我国煤矿瓦斯煤尘灾害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二○○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件2


课题验收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验收会职务
姓 名
单 位
职称/职务
专 业

主任委员
周世宁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博导
安全工程

副主任委员
卢鉴章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教授级高工
安全工程

委 员
付建华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监察一司
司长、教授级高工
采 矿

委 员
王树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监察二司
司长、教授级高工
安全工程

委 员
王端武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全生产协调司
副司长、教授级高工
采 矿

委 员
俞启香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博导
安全工程

委 员
屠锡根
中煤劳保学会
教授级高工
安全工程

委 员
苏文叔
中煤劳保学会
教授级高工
安全工程

委 员
黄盛初
安全生产信息研究院
院长、研究员
安全工程

委 员
宁 宇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副院长、研究员
安全工程

委 员
吴宗之
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安全工程

委 员
金龙哲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安全工程

委 员
刘玉堂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研究员
采 矿

委 员
吕国金
抚顺煤业集团公司
安监局长、高工
通 风

委 员
张建国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四矿
矿长、高工
采 矿

委 员
张吉林
阳泉煤业集团公司三矿
总工、高工
采 矿




 

东营市林木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


东营市人民政府令第148号


  《东营市林木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发布。

  市 长  张建华

  二OO七年十月八日

  东营市林木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治林木病虫害,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林木病虫害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属地管理和谁所有、谁防治的原则。
  第三条 市林业行政管理部门是全市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林木病虫害防治的规划制定、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县区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木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协调、督查、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第四条 林木病虫害防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主要林木病虫害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指标。
  成灾率纳入县区人民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纳入市、县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任期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 植树造林应当坚持适地适树,选用良种壮苗,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
  提倡营造混交林和不同树种的隔离林带。
  第六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检疫人员对辖区内繁育的苗木进行产地检疫,并加强对市外调入种苗、木材的检疫。
  引进和应用新物种时,应当进行前期论证和隔离试种,防止形成物种入侵和有害生物的传播。
  第七条 县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有代表性的林区或者重点乡镇建立林木病虫害测报站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所属林地内林木病虫害的监测工作。
  第八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林木所有者进行林木病虫害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和监测记录发布林木病虫害短、中期预报,提出林木病虫害防治意见。
  第九条 林木所有者应当按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意见及时进行防治。
  第十条 林木病虫害防治实行营林、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提倡生物防治和无公害药剂防治,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无公害防治率达到规定要求。
  第十一条 在林木病虫害常发区,林木所有者应当建立专业防治队伍,配备防治器械,或者实行联合防治、委托专业队伍防治。
  第十二条 对危险性和新传入的林木病虫害,当地政府应当采取封锁措施,林木所有者应当及时除治。
  第十三条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辖区突发性林木病虫害防治应急实施方案,配备除害设施和检疫、检验设备,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处置辖区内突发性林木病虫害。
  第十四条 林木病虫害防治费用由林木所有者负担。
  市、县区设立林木病虫害防治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林木病虫害防治药剂、药械的购置补贴。
  第十五条 对严格执行林木病虫害防治法规,在防治病虫害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的;
  (二)发生林木病虫害不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林木病虫害蔓延成灾的;
  (三)隐瞒或者虚报林木病虫害情况,造成林木病虫害蔓延成灾的;
  (四)未依法调试、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林木种苗或者木材的。
  第十七条 对未按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限期防治要求进行防治的单位或者个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业队伍代为防治,所需费用由被责令限期防治者承担。
  第十八条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林木病虫害防治经费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截留、挤占、挪用林木病虫害防治经费的,依法追究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林木病虫害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